农资公司采购总监老赵,用 CPPM 课程里的 “物流网络优化模型”,刷新了公司保持十年的成本纪录。
三年前,公司的化肥采购一直遵循 “山东采购 —— 郑州仓储 —— 西南分销” 的模式。老赵学完 CPPM “供应链协同管理” 课程后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他按课程教的 “总物流成本计算法”,把运输费、仓储费、损耗率等 12 项成本都列了出来,结果让他大吃一惊:每吨化肥的物流成本竟然占总成本的 22%,比行业平均水平高 8 个百分点。
他带着团队做了三种方案对比:方案一,维持现有模式;方案二,在西南建立区域仓库,从山东直发;方案三,与西南本地化肥厂合作,减少长途运输。
数据显示,方案三虽然原料成本高 2%,但物流成本降 20%,综合成本最低。更重要的是,本地采购能将交货期从 15 天缩短到 3 天,大大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。
但这个方案遭到了销售部的反对:“赵总,本地化肥的肥效不如山东的,客户不认可怎么办?” 老赵早有准备,他请农业部门做了对比试验,结果显示两种化肥的增产效果相差不到 1%。他还带着销售骨干去本地化肥厂考察,亲眼看到对方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。
最终公司采纳了方案三,推行第一年,物流成本就降了 15%,相当于多赚 300 万。更意外的是,因为交货期缩短,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 18% 涨到了 25%。
现在,老赵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优化前后的物流路线图,上面用不同